4月22日,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主题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很高兴在钟灵毓秀的古城南京,参加本次网络媒体界年度盛会,与大家共话“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首先,我谨代表经济日报社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也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学习交流的机会。
今年1月1日,在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习专门发来贺信指出,40年来,经济日报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经济政策、报道经济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经济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的殷殷嘱托字字千钧,为我们做好宣传工作和媒体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经济日报社正在加快构建全媒传播体系,当好经济报道领域压舱石,以融合力、创新力、整合力放大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应在如下几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第一,牢牢把握新征程上宣传舆论工作的政治根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行万里而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离其道。“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政治保证,也是我们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的根本。经济日报始终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用心用情做好核心报道。近年来,我们努力打造学习宣传习经济思想高地,连续举办习经济思想研究征文活动,开展“践行习经济思想调研行”“牢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等调研活动,编辑出版学思践悟习经济思想丛书,都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反响。
第二,牢牢把握全媒体格局下深度融合的痛点难点,改革体制机制再造采编流程。优化机构设置,着力建设适应全媒体传播态势、传播规律、传播需求的新闻生产组织架构,是难点也是重点。改革体制机制,努力打通深度融合堵点,营造加强优质内容生产、促进全媒深度融合的制度环境,是关口也是突破口。我们在指挥体系上,明确整个班子都负责融媒体业务,每月轮值编委负责全媒体调度。在部门设置上,改变以往总编室、新媒体传播部各自为阵的组织架构,将两个部门深度合并融合,组建新的全媒体总编室,打破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界限。在生产流程上,将深度融合理念贯穿新闻生产各环节,先后建立评论工作、深度报道、企业调研、产业调研报道委员会和融合推广办公室等工作机制。去年我们成立两微融合试点,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微博微信账号,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一同管理、打通运营。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扩大试点,在短视频、国际传播方面探索新的融合发展机制。
第三,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导向,发挥评论优势传递正能量。面向新媒体时代的经济舆论场,我们坚持“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理念,既掌握经济信息的第一发布权,也掌握第一解释权,发挥评论力量,引导社会预期。在主题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中,我们大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一方面,开设“经济论坛”“金视角”“经世言”“民生谈”等评论专栏,就经济政策、经济话题及时表态发声,澄清误解误读,凝聚最大共识。“经济论坛”专栏,刊发了《观察中国经济不能只看一时》等数百篇言论快评。另一方面,我们为12名中青年记者开设12个个人言论专栏,紧扣经济热点,敢于发声亮剑,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阅读量逾亿的爆款评论言论接连不断。
第四,牢牢把握“开门办报”传统,借船出海、龙8体育官网借梯登高扩大舆论引导力。最深厚的创新之力,蕴藏在群众之中。新时期要建设全媒传播格局,壮大主流舆论场,网络媒体应秉承平台思维,集聚各方优势,形成最大合力,才能实现社会效应、宣传效应最大化。我们开门办活动,多次举办新闻摄影征集活动、短视频征集活动、融媒体作品征集活动,引发众多网友参与,相关作品经融合转化,累计传播量超过10亿次。同时,我们开门办版、办新媒体,与第三方合作,打造数据版、头条热评、快问快答等特色产品,累计传播量数十亿次。随着我国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舆论对我进一步分化、复杂化,噪音杂音也会加大分贝。我们要强化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主动走上声音更加多元、斗争更加激烈的国际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改变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添砖加瓦。近年来,我们在“一国一策”上下功夫,成立海外平台工作室,打造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取得了良好效果。
新时代新征程。正迎来创刊40周年的经济日报,将和同行们一道,牢记的嘱托,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生力军的独特优势,生动记录新征程上波澜壮阔的创新之美、时代之美、奋进之美。
本文由:
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