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业发展和新科技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新闻生产方式。
新闻业的发展,永远和新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印刷术到无线电技术,从电视技术到网络技术,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给新闻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迅猛发展,正渗透到新闻生产、传播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新闻业的格局。
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AI技术、VR技术、5G网络等各种高新技术争奇斗艳,无不昭示着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新走向。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一大批素质全面、业务精湛、高效快捷的“新记者”惊艳亮相,开启了新闻生产的新时代。
迅速发现追踪新闻线索。传统的新闻生产中,信息获取面窄、速度慢且核实难度大,媒体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真实、客观的报道。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快速搜集、梳理网络的信息资料,为记者提供可靠的新闻线索及多样化的选题。
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多源信息,区块链技术能够迅速进行信息归集、溯源,帮助记者观察到传播的路径、地点以及传播方式,同时核实信息来源。
新科技甚至实现了对新闻线月,美国Quartz的科技记者Keith Collins创建了一个名为actual ransom的推特机器人,用于跟踪WannnaCry勒索病毒的信息。actual ransom在第一时间内监测到异常信息,打败了许多跟踪此事已久的新闻记者。
精准挖掘筛选新闻信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正在被记录、被收集,但“大数据不等于全数据、真数据”,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巨量数据,人工往往无所适从,而这恰恰是技术的优势所在。谷歌公司借鉴“类神经网络”方式研发出能够适应新闻生产的系统,该系统除了可以对历史信息进行整合与存储外,还能根据关键词进行分置和归类。机器在收集大量数据线索的同时,可以针对性地搜索筛选重复或不实信息,再根据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爆点”和“关键点”,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写作出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新闻。
高效采写编发新闻作品。2017年8月,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25秒后,机器人记者就编写出540字的新闻稿件并配发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25秒,当人类记者还处在惊愕中时,机器人已经迅速完成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动写稿的全过程。
这并不是写稿机器人的首次亮相。早在2015年9月,腾讯就推出了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并发布了首篇稿件。新华社“快笔小新”、今日头条“xiaomingbot”、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第一财经“DT稿王”、《广州日报》“阿同”、《南方都市报》“小南”,也都是此类产品。写稿机器人可以用极快的速度提炼核心信息并完成组稿,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尤其在会议、自然灾害等突发新闻报道中,写稿机器人拥有人类记者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图文、视频等形式,新科技赋能下的新闻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强的表现力,并能够以其可视化、沉浸式、实时交互等特点给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增添更多可能。
可视化新闻完善数据展示功能。2018年全国两会上,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研发的国内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通过扫描数亿个网页,从中收集文本、图像、视频等数据,对两会热点、舆情动态进行自动分析,从而生成可视化图表,并自动完成配音、配图和视频剪辑,最终生成富媒体新闻。这种新颖、有趣的可视化传播,大大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方式,为媒体生产端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沉浸式新闻作品大放异彩。2014年,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内特报业集团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与甘内特数字公司合作,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360度摄像头制作了一则关于爱荷华州4家传统农场面临时代变迁挑战的新闻报道《变化的丰收》,受众在借助虚拟现实设备观看新闻视频时,可通过上下左右转动头部环视农场,在360度视角的场景中走动,如同身临其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尝试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制作新闻报道,尤其在新闻纪实、娱乐、体育赛事及会议报道等画面感比较强的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技术强大的再现能力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传感器新闻进入尝试阶段。传感器新闻来源于2013年6月成立于哥伦比亚大学托尔数字中心的“传感器新闻”工作小组,根据该中心的定义,传感器新闻指“利用传感器生成或收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使用数据来支持新闻报道”。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解读的“传感器新闻”已经初露端倪。美国的一些媒体正在积极进行尝试,通过传感器对某些特定对象或环境进行检测,并解读信息,可以更灵敏地感知未来动向。
预测性报道得到新拓展。尽管新闻界一直对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预测性报道抱有期待,但相较于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其影响力一直较弱,无法与这两种报道相提并论。如今,大数据的出现,为预测性报道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数据的全面和多元所带来预测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预测性报道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新科技发展大潮的冲击下,新闻生产模式和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利用好这些新科技,可以有效改善新闻生产模式,实现媒体快速发展。
“智能+内容”避免新闻内容模式化。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新闻生产中语义分析和模板嵌套是必经过程,“模板化”似乎在所难免。再加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最初大多运用在新闻消息的写作中,这一领域也很好地发挥出新技术强大的数据挖掘、整合能力。但是,业界一直有怀疑的声音,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产出的新闻更适合短平快的报道类型,不适合深度报道,认为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实践带来的将是新闻形式的窄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等媒体引入的Wordsmith机器新闻写作软件,开发了超过3亿个新闻写作模板,通过扩大新闻写作模板数量来稀释“模板化”,而随着人工智能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写作模板会随着机器新闻写作领域的不断扩大而继续增加,人工智能记者能驾驭的模式和体裁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类记者。
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挖掘新闻探索的深度。新闻工作要反映真实的社会现象,但是传统的新闻工作在信息精细化指标考核方面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虽然过去使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新闻事件影响分析,但由于时间、精力、成本等原因,样本数量受限,抽样存在误差,这也就使得数据的准确度不是很高,甚至会出现新闻调查过程中信息搜集与社会现实严重不符的情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新闻业突破了传统的信息处理行为习惯,开始关注和分析海量数据,对新闻事件起源、发展、影响等进行推导、还原,找出影响和推动事件发展的关键因素,真正直达事件本质。
如今,大数据技术正在不断推动新闻报道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对事件变化的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分析。新闻媒体单位纷纷成立专业的数据分析部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新闻数据的呈现、分析以及解读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新闻业务也逐渐走向信息数据解读时代,新闻将会更多地以数据和图表信息等方式呈现出来。
新技术将重新树立新闻质量标杆。在专业化媒体垄断传媒业的时代,由于缺乏相应的参照系,受众往往难以对新闻的客观性、全面性以及专业性作出评价。但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媒体周边出现了参照物,即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对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内容处理的丰富程度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过了专业化媒体,使得受众对新闻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新闻质量标杆在整体上提升了很多。
新技术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能够快速地检验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媒体的工作质量。以前都说“文无第一”,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已经能够对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和量化,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新闻写作的个性化之外,新技术将为新闻质量树立新的标杆。
上一篇: 工业制造
下一篇: 技术可供视角下新闻生产“空间转向”再思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123-4567电子邮箱
admin@youweb.comCopyright © 2012-2024 龙八(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