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8国际官方娱乐平台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诞生。半年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1950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在上海成立(1958年11月27日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接收并改造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在上海的科研机构,从此开启了中国科学院在上海科学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中科院、上海市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经过60年的创业与发展,上海分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13个法人研究院、所和一个在建的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包括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职工7000多人,直接从事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5000多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000多人,包括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学研究生4993人,其中博士生2598人。如今,科研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科研设施先进,科技事业跨越发展。
60年的创业与发展,科学家们特别骄傲与自豪的是,他们曾经主持或参与了国家“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探月工程等重大科学计划,为解决其关键核心科技问题做出了载入史册的重大创新贡献。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占中科院的15.8%;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占中科院的20%;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占中科院的75%;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参与)4项,占中科院的100%。集中体现了上海分院系统的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服务国家战略,攀登科学高峰的辉煌成就。
195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号召“向科学进军”。上海分院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中科院、上海市的领导与支持下,创立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第一”。调整科研布局,创立新的学科,相继建立了技术物理所、硅酸盐所、光机所、原子核所、计算所等一批尖端技术和新兴学科的科研机构;创办了院校、所系结合,重点发展高、精、尖学科,培养紧缺人才的上海科技大学;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创新能力比较雄厚的科研布局。同时,按照党中央、中科院科研布局调整的要求,一批科学家率领他们的科研团队,分别到北京、长春、武汉、长沙、西安、新疆等地组建新的研究所,这些新建的研究所后来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向科学进军”的十多年,上海分院的科技人员集中组织有限的力量与资源,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开创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中科院老领导张劲夫同志《请历史永远记住他们: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专门提到,当时要攻克的三大技术难关,上海分院的科学家攻克了其中的两大技术难关“氟油”和“真空阀门”,研制成功用于浓缩铀235的关键部件“甲种分离膜”即“真空阀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负责人吴自良院士,成为国家“两弹一星”功臣;生化所、有机所等多单位合作攻关,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朱洗先生率领的团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无父雌蟾蜍达到性成熟和繁殖一批无外祖父的蟾蜍,证明了脊椎动物人工单性生的子裔照常能够繁育后代;率先成功研制碳纤维补强石英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使陶瓷材料用于高温热防护及改善陶瓷脆性开辟了新途径,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根石英系光纤和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率先与工业部门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ECL高速电路、国内第一块8位、16位微处理器等微电子器件;在国内最早从事抗菌素的研究,为金霉素和链霉素工业做了开创性工作,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分院系统各研究所贯彻“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的办院方针,发挥科学家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创新主体作用,再一次激发了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被“”破坏的研究所重新彰显创新的活力,科研积累得到了充分的发掘,产生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具有世界水平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光机所研制成功“激光12号实验装置”(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硅酸盐所研制发明 “坩埚下降法工业生产锗酸铋(BBO)大单晶方法”(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微系统所研制成功“高速、超高速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福建物构所研制发明“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LiB3O5)”(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技物所研制成功“风云一号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文台研制成功“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测定青蒿素的结构,研制成功世界首选的治疗凶险性疟疾药物蒿甲醚等;另一方面,组织科技人员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创办了上海尼赛拉、福晶科技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型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上海分院系统的研究院、所贯彻落实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调整发展战略,优化科研布局,革新体制机制,凝聚优秀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创新跨越,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首先确定战略定位,优化科研布局。中科院对上海地区八个生物口的研究所实施体制改革,组建了生命科学研究院,原生化所与细胞所、植生所与昆虫所整合,新建神经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院所、健康科学研究所、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等,聚焦“人口与健康”领域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在更大范围内调动资源,形成科技创新集群能力,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著名杂志,成为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
优化科研布局,其次强化对外合作,上海分院系统迎来了新建研发机构和重大科研设施的新高潮。中科院分别与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合作新建中科院宁波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筹)。此外,还新建了许多非法人的但具有相当规模的研发机构,特别是中科院与上海市合作共建了国家重大科学设施“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新建研发机构和重大科研设施,进一步强化了适应与服务国家需求,瞄准科学前沿的科研布局,增强了平台型、系统型的创新能力。
二是完善战略规划,凝练科技目标。根据知识创新工程创新一期、二期、三期不同阶段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战略发展规划,凝练科技创新目标,面向国际科学前沿的科技竞争能力显著提高。原上海冶金研究所从适应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把科技创新目标凝练调整到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无线信息系统与网络MEMS微系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实现了研究的“战略转型”和学科发展的“美丽转身”,如今的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已成为国家电子信息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
完善战略规划,凝练科技目标,提高了研究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竞争能力,10年来,上海分院系统的研究所竞争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计划、气象卫星工程、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以及“973”、“863”等一大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际科学前沿的重大科研项目。国家中长期科技计划启动后,竞争承担国家16个重大专项,目前已落实10项,项目经费达22亿元。
三是改革人事制度,凝聚优秀人才。全面推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合同管理”的岗位聘任制;实施岗位聘任、项目聘用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成功实现了科技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形成一支学历高、素质高,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队伍。
四是建设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环境。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可视层面开展了创新文化建设。
“知识创新”十年,上海分院各研究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系统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在基础研究方面,“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打破了当时(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的局面。在世界首次发现与附睾内在防御系统相关的基因,A-1型家族性短指症基因成功定位并克隆,世界上首次发现大脑记忆的编码单元,发现了神经元突触发育的新机制,完成水稻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和分析,染色体水平的水稻籼粳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研究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表明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老年痴呆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粒重的基因GW2,并深入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发现了支持“我们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的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观点的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获突破;在核技术与物理生物的交叉研究方面,发展了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个纳米颗粒蘸笔纳米刻蚀技术等等。中国2001~2008年SCI收录论文数排名前20名和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排名前20名的研究机构,上海分院系统各有5个研究院、所,占25%。
在战略高技术研究方面,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研制成功神舟飞船应用系统中有效载荷和相关材料与器件(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并完成了探月工程测控系统VLBI精密测量,研制成功月球轨道激光高度计;率先研制并成功发射“创新一号”01、02微小卫星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伴星;成功研制出“风云二号C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风云”、“海洋”、“环境”等系列应用卫星的多种有效载荷、机载高光谱分辨率成像遥感系统。成功研制小型化OPCPA(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超短超强激光装置(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神光Ⅱ高功率实验装置单元器件。研制成功高端硅基SOI材料(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功研制出碳化硅部件,突破了PWO、LBO、LSO等大尺寸人工晶体制备技术;参与国家重点武器型号系列成功研制出“特种高温润滑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T300 -上浆剂”;成功研制出SLR卫星激光测距、时频与信息在卫星导航工程获得应用;率先研发“宽带无线视频应急系统”成功运用于汶川抗震救灾做出重要贡献;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成套技术,等等。
在可持续发展相关系统研究方面,应物所如期、高质量地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能(3.5Gev)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能源资源、环境科学、核科学、医学、药学等学科创新研究不可替代的综合性实验科学平台,成为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科学平台。药物所研制开发了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如盐酸安妥沙星、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希普林等,相关技术获得美国等国际专利。在抗非典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抗禽流感药物”的技术难题,获得国家颁发的“磷酸奥司他韦”新药证书,从而取得罗氏公司在中国生产“达菲”的许可等。2001~2008年分院系统共获得新药证书31张,其中国家一类新药证书4张;目前进入临床研究(包括在国际上有知识产权的)的新药有40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分院是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开展最早的分院之一,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教育基地,专司研究生教育,目前共设立有49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点,57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08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1人。目前有在学学生4993人,其中博士生2598人。还有在站博士后332人。
60年来,上海分院系统的研究所一方面坚持科技攻关,自主创新,铸就了创新的辉煌,另一方面坚持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应用相结合,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样成就了辉煌。
2001年中科院与上海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院市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新格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是着眼于国家战略,共建研发机构和科研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海光源”仅用三年时间建成并对用户开放,使上海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表明我国具备了建设国际水平大型科学装置的创新集成能力。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功研制并发射“创新一号”01、02星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伴星,成为我国从事微小卫星、皮纳卫星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机构;共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上海新药筛选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暨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等,推动提高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二是着眼于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推动上海支柱产业的发展。组织若干研究所与上海电气集团联合实施高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四批50多个,其中“超临界循环流化床”、“船用曲轴自锻件”等被列入上海市重大科技产业化攻关项目,产研结合,帮助企业解决了几十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装备产品,取得了巨大成效,产品实现销售超百亿;硅酸盐所与上海电力集团合作开发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将应用于2010年世博会的电力储能和未来的“智能电网”建设等;配合上海医药产业发展战略,中科院将药物所搬迁张江,相继建立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上药集团中央研究院等系列新药研发平台,形成了新药发现、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等功能比较完备的药物创新体系,发挥引领作用。三是着眼于推动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承办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和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组织中科院系统上千个项目参展,推动技术、成果在上海转移、转化,如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在浦东转化,实现销售4亿多;与徐汇、长宁、金山等区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嘉定区政府合作共同推进“中科院上海嘉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项目在上海嘉定实现产业化,成为继美国、日本和法国之后全球第四个SOI材料研发中心和SOI晶片生产基地;技术成果与社会资本结合创办了上海新傲、中科合臣、碧科清洁能源、中科电动车等一批技术转移转化的高新技术公司,建成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构建区域性技术转移平台,被科技部命名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四是着眼于资源共享,共建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组织上海9个研究所442台大型设备加入上海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服务量占上海的20%;合作建立上海质谱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合作提升上海超算中心的科学计算能力,建设位列世界前十的超算平台。实现了突破围墙,资源共享,为社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撑。五是着眼于传播科学文化,推动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创办主要面向中青年科学家的《东方科技论坛》,办好上海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上海天文博物馆、昆虫博物馆,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六是着眼于创新持续发展,合作竞争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分院系统的研究所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合作,竞争承担了“核、高、基”等十个国家重大专项,合作建设国家蛋白质研究上海设施、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等,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发展。
2008年中科院与上海市签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院市合作的协议》,共建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暨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科院与浙江省形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地方民营经济强大和地区产业需求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2005年创建的中科院嘉兴中心,坚持服务区域经济需求,坚持创新体制机制,2009年嘉兴中心转移转化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全国数十家报刊、网站宣传、转载称之为“嘉兴模式”。
在福建,中科院与福建省签定《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发展的合作协议书》,从2003年开始,上海分院连续7年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组织上千个项目和相关的科技人员参加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院地合作建成了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厦门技术转移与育成中心;每年组织院士、科技人员在福建沿海地区开展科技合作交流等。
2009年中国科学院统计年鉴公布,2008年上海分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地方企业产生的销售收入为106.52亿元,利税14.16亿元。2009年上海分院获得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60年的发展历程,上海分院系统不断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特别是“向科学进军”和“知识创新工程”的两个十年的跨越发展,人才辈出,蕴涵着十分宝贵的经验。
第一,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瞄准科技前沿有机统一。从“向科学进军”年代参与“两弹一星”到“知识创新工程”参与“载人航天”,众多重大科技创新成功的案例证明,需求和问题导向是可以一致的。无论什么时候,研究所的发展都要紧贴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不断凝练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创新目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面向国际科学前沿要有机结合,统一到科技创新必须为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服务,努力发挥“火车头”的作用。
第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与发挥科技人员的创新主体地位。
第三,要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改革调整,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
第四,要始终坚持创新为民,科技与应用结合,不断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研究所的发展要特别防止与改变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现象,要坚持科技与应用结合,坚持研究成果、发展技术完全是为了应用,是为了市场需要,是为了国家经济发展,要创造与完善优良的机制与文化氛围,促进研究所的技术成果适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五,要始终坚持创新文化建设,弘扬爱国奉献、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协力创新的科学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与各研究所的创新活动特点、历史环境氛围相融合,形成具有研究所各自特点、内涵的研究所创新文化,持之以恒展现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影响、感染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在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中传承、弘扬。
展望未来,中国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我们面临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的严峻挑战,面临着世界科技群体性突破、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国家发展与科技创新对我们提出了更加重大而紧迫的需求。按照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要为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国家研究机构贡献我们的力量,努力开创未来的创新辉煌!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123-4567电子邮箱
admin@youweb.comCopyright © 2012-2024 龙八(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