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统计,1-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保持良好恢复态势。以美元计,进出口增长3.5%,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4.0%和2.8%;贸易顺差达到5180亿美元,扩大7.9%。具体到7月份,进出口增长7.1%,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7.0%和7.2%;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进口由降转升,且回升幅度高达9.5个百分点;当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846.5亿美元。出口结构不断改善、贸易伙伴多元化战略持续优化叠加低基数效应,推动出口继续增长,但外需波动对出口增速形成扰动;内需回暖和部分供应链回流等因素带动进口超预期增长。
在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下,7月出口动能有所减弱,外需出现波动。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持平微降,新出口订单回升0.2个百分点,筑底态势进一步明确。相比之下,7月,全球制造业PMI下滑0.6个百分点至48.9%,降幅扩大。另一方面,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数据表现亮眼,亚洲仍然是全球需求和经济稳定复苏的主引擎。其中韩国7月出口同比增长13.9%,增速有所加快,并连续第十个月正增长;越南出口同比增长19.1%,增速创2月份以来最快。尽管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但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各国降息周期陆续启动,叠加美国地产周期复苏和补库存周期开启,外需整体上保持了温和的复苏态势。然而,这一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波动,这些波动可能会对出口造成一定的扰动。
从贸易伙伴来看,1-7月,我国对东盟、拉丁美洲和印度等新兴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对传统市场出口持续改善。其中对东盟、拉丁美洲和印度增速分别加快0.1个、0.4个和1.1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增速继续加快,对欧盟和日本等出口降幅则持续收窄或持平。这表明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化战略不断优化。同期内,东盟、欧盟和美国分别占我外贸总值的15.8%、13.0%和11.0%。
从出口商品来看,以美元计,1-7月,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近六成,占比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表明出口结构持续升级和改善的态势不断巩固。船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金额分别增长79.7%、22.5%和18.1%,成为出口结构升级的主要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出口保持较高增长,有观点认为得益于多数企业“抢出口”。事实上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一方面,我国内部四个优势(即全产业链优势、较强生产能力、出口结构优化、对外投资增速加快)和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叠加较低基数,持续对出口带来有效支撑;另一方面,龙8long8外部环境也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未来美国对华进口商品是否会加征关税也存疑。所谓打铁要靠自身硬,我国近期出口表现较好,有外部需求平稳的因素,也得益于内部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
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下降,但国内市场相对平稳,随着经济稳步复苏,需求有所回暖,再加上部分供应链重新回流至国内,推动进口增速由降转升,且幅度较大。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1.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6月显著放缓;CBPI(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增长。在宏观政策持续靠前发力下,大宗商品市场景气水平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
7月国内市场需求亦有回暖迹象。尽管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但采购指数、进口指数均有所回升。近期,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多家企业将其部分供应链重新转移回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进口需求。从进口商品来看,1-7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增速56.7%)、集成电路(增速11.5%)、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增速10.9%)和高新技术产品(增速11.9%)等均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这一方面反映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对于中高端科技含量较高的商品需求较为旺盛,生产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态势正在逐步确立;另一方面这些进口商品科技创新含量较高,有助于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展望八月,在低基数、外需相对平稳、出口结构持续改善,支持出口政策加快落实等因素推动下,出口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在原材料价格较高、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国内需求继续恢复以及供应链回流会给电子元器件和消费品进口带来支撑,进口仍有望保持增长。(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
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