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工作是我党我军新闻宣传的重要职能,《报》创刊号社论《运用报纸指导工作》一文明确提出,“必须善于运用报纸这个有力的工具,及时地解决部队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给军事新闻宣传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期我们推出“提高军事新闻宣传指导工作质效”专题,对此问题进行研讨,旨在为军队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摘 要:非事件性新闻大多是工作报道,既需要“脚底板下出新闻”的扎实刻苦精神,也需要“脑子里面出新闻”的研究思考精神。面对非事件性新闻,要多调研多思考,通过对工作的个性化深入研究思考,使报道深下去实起来。非事件性新闻有时难在怎样用生动的方式或载体介绍经验做法,用好“观点+例子”的表达形式,会让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变得鲜活生动。
军事新闻的类别划分很多,就工作报道来讲,针对报道的新闻事实和对象,大致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类。“硬新闻”就是事件比较明晰、要素比较齐备的新闻,比如军事演习、航母入列、“神舟”飞天、抗洪抢险等题材。“软新闻”则没有明显的新闻事件,更多倾向于经常性工作报道,比如日常组训、党建工作、教育工作、基层建设等,这些大多是基础性常态化工作,需要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功夫,在年复一年抓落实中才能显现成效,很难通过一两次新闻性事件得到完全呈现。
在工作实践中,军事新闻工作者遇到“硬新闻”的机会相对少,平时绝大多数时候要面对的,是诸如开展教育、新兵下连、老兵退伍、年终总结等大量的非事件性新闻,也就是工作类报道。在这方面,政治工作报道体现的特点更为鲜明。这些工作大多是各部队统一组织“齐步走”、有明确工作进度节点,很难出现独家新闻资源。比如,部队参加一次军事演习,我们分别派出10名记者,写出来的新闻主题、内容口径基本是一致的,演习有哪些部队哪些装备参加,运用了何种战术战法,取得了什么战绩,等等,都基本会提及。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某部开展主题教育时,我们分别派出10名记者,写出来的可能是从主题、体裁到经验做法、典型事例等都大相径庭的稿件。
写好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除了要有“脚底板下出新闻”的扎实刻苦精神,还需要有“脑子里面出新闻”的研究思考精神。本文结合《报》(以下简称“军报”)工作报道的一些实践,谈谈对非事件性新闻写作的几点思考。
非事件性新闻大多不是孤立的、突然发生的,而是存在于一个工作体系中的。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大体系中的一部分或是一个点,就必须花很大力气先把这个工作体系搞清楚研究透,然后才能找到正确的“站立点”“出发点”。
就拿军报来说,作为机关报,基本职能和鲜明特点是指导工作。这一特点在1956年1月1日创刊号的社论《运用报纸指导工作》中就鲜明提出,并逐步探索形成,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成熟,达到了较高水平。那时,军报记者为调研基层官兵洗澡难问题,曾分成多支小分队专门展开调研。调研中,有的在营区和官兵一起洗凉水澡,有的和战士一起到附近河里洗澡,还有的到东北和战士一起用雪球搓澡,写出来的稿子既有现场感受,又有深入思考,组合在一起非常有震撼力。这些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立起了问题导向,深入研究了当时的工作和某个领域的问题,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感染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如果不能坚持问题导向,遇到问题绕道走,或是根本找不到问题,提不出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就无法找到非事件性新闻的切入点、突破口,使工作报道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病。当前,尽管时代变化,新媒体飞速发展,但军事新闻宣传的基本职能和属性没有原则性变化,研究问题指导工作的深厚底蕴和优良传统是得到赓续传承的。我们要着力研究的,是借助媒体融合的力量,对新时代军队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更好开展研究,拿出有效办法和思路。概括起来说,重点要克服“三个化”:
一是主题选择大众化。即在某项工作宣传中,大多数来稿的主题都在一个层面上,区分不出个性。比如,常见有些稿件的标题是这样拟制的:“某部坚持聚焦战斗力开展政治工作”“某部开展主题教育力求入脑入心”“某部党委加强作风建设注重率先垂范”,等等。这些稿件往往把对部队的“共性要求”当成了“个性经验”,因为没有切入口,缺乏对工作的有效研究,最终只能停留在表态层面上,停留在大而化之的学习贯彻层面上,写出来的作品大多是简单对号、穿靴戴帽,深不下去、实不起来。
在选择确定主题时,我们不妨经常反问一下,除了自己单位是这么做的,其他单位是不是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开展主题教育,有哪个单位不“力求入脑入心”?如果大家无一例外都是这么做的,那么这还能称为“新闻”吗?
二是整体立意浅表化。就是指稿件中由于缺乏深入全面思考,拿不出有启示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只是简单照搬,机械归纳,把一些价值不大的内容当作了新闻。比如,“某部制定为兵服务8项机制”“某单位制定5项机制拉起作风红线”,等等。这样的稿子乍一看是新闻,有做法有经验有成效,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做法举措其实没有太多新闻性,多是老腔老调老道理,属于“自娱自乐”型,缺乏应有的指导意义。
分析原因,有的作者“制造新闻”的意图太明显,把调查研究的工作简单化了,以为把文件材料随意归纳一下就是新闻。还有的作者缺乏一个衡量工作的坐标系,不清楚本单位的经验做法放在全军,或是与其他部队相比是个什么水平,有的事件在本单位刚发生挺新鲜,就觉得是新闻了。
在这种浅表化认识支配下,除了影响宣传质量,还会带来其他问题隐患。如果作者想肯定的工作正好是官兵不满意的,正好是弱项而不是强项,如果有些事例可以适用于这个工作角度,但从另一个工作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那么这样的新闻宣传可能会顾此失彼,甚至“宣传还不如不宣传”。一次,笔者组织策划一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稿件时,有篇来稿中举例说某连队为破除和平积弊,引导官兵把全部工作向战斗力标准聚焦,有的官兵为了提高成绩,每天自觉早起半小时加训加练,浓厚了练兵备战氛围。该事例一眼扫去似乎没什么不妥,可仔细思考就会意识到,全军正在持续加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清理各种土政策土规定,纠治与法规条令精神不符的做法,该连这个做法明显不符合依法治军有关规定。与作者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后,作者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三是语言表达材料化。工作报道中缺乏生动的、接地气的、个性化的语言和事例,介绍经验都是官话套话、车轱辘话,大多是材料语言的堆砌,通篇见不到生动的人和事。有的稿件中好不容易出现了具体人,可不是“说”就是“感到”,根本见不到具体事,起不到深化宣传、服务主题的作用。
以往,非事件性新闻一度出现过一种“八股”体例。这种体例有个固定模板,比如,导语讲一个场景,说这是开展某项工作的一个镜头;报道开头往往是单位领导露个面说这项工作很重要,要重视抓好,等等;随后就开始罗列做法,“首先”出台了哪些规定,“其次”制定了哪些措施,“再次”组织了哪些活动,有时做法实在太多,就用“与此同时”“此外”等继续罗列;稿件收尾,列举实行这些做法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果,比如,圆满执行了多少任务,训练考核优秀率提高了多少百分点,等等。
这种报道方式的特点,是通篇“说”得多“做”得少,概念比事例多,有说教而无新闻,有骨头而无血肉。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个别作者将这种“八股”体例当作工作报道的样本,有意效仿。在写稿时,我们不妨也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读者,面对这样的报道,是否会有阅读兴趣。
归根到底,非事件性新闻也是新闻,既然是新闻,就要遵循新闻工作的规律。尽管工作报道强调政治方向、强调严谨准确,但这不能成为机械照搬材料、重复文件,或是只会贴标语喊口号的理由。要将党中央、的决策指示传达到基层,指导好工作,就要用鲜活的新闻事实和官兵喜闻乐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道理、介绍做法,让官兵能够接受,进而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站在“研究”的视角,运用“调查”的载体,使报道“思考”的味道专起来、浓起来
新闻行业这些年发起倡导的“走转改”活动,对新闻工作提出“三贴近”“新、实、活”、增强时代性感召力等要求,其实都是针对上面这些倾向性问题的。开展工作报道应该着力在问题导向的牵引下,站在“研究”的视角,运用“调查”的载体,使“思考”的味道专起来、浓起来。
在选题和研究方向上,要有实效性,始终与当前的大项任务和工作焦点挂钩。不能等部队建设都进入“信息化”时代了,脑子里认识问题还停留在“机械化”时代。开展调研的时候,有几类问题需要着重思考。
第一类是和基层官兵普遍关心的问题。报道能不能引起关注,很大程度是看研究的工作是不是官兵所关注的,是不是事关大家切身利益,或是事关部队建设的热点敏感问题。第二类是带有明显倾向性的问题,主要指那些很多人习以为常,不觉得是问题的问题,或者是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潜藏在深处、发展下去将影响全局的问题。越是带倾向性的问题,越有针对性,一碰就容易响。第三类是刚刚露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军队调整改革伊始,有些问题刚刚浮出水面,这个时候及时开展调研思考,写出来的新闻会稳稳站住一个“新”字,在竞争中占据很大优势。
在研究和思考模式上,要跳出传统,灵活运用思维模式。新华社著名记者郭超人曾说过,别人看到了的问题,你没看到,这样的人不能当记者;别人看到了,你也看到了,这样的人可以当一个一般的记者;别人没看到,你看到了,这样的人可以当一个出色的记者。“盲人摸象”的典故众所周知,讲的是不能以偏概全。但开展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时,我们可以尝试借鉴一点“盲人摸象”的思维方法。同样一个问题,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观点,大家展开探讨,可以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新闻效果。
实践中,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思维模式,对工作进行多视角多维度考量,这样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视角不落后于其他人,“当一个一般的记者”。
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有些事情表面看起来积极的一面占主导,但其消极的一面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能成为主要矛盾。比如,某连有个“刺头兵”,指导员找他谈心,一次又一次,谈了几十次后终于收到了成效。我们用正向思维来看,会感到这名指导员不厌其烦,决不放弃的态度和毅力值得肯定。可用逆向思维考量时就会感到,这名指导员是不是能力太弱、效率过低了,为什么不能把准思想对症下药,用五六次谈心解决问题呢?政治工作要求提高时代性感召力,我们如果从此类现象入手,剖析一下提高政治工作质效的问题,可能会更有看点。
尝试运用对比思维。军事新闻工作者要培养大局意识,看问题要远一些、全面一些。数年前,军报刊发的一篇消息让人印象深刻。大意是,某部在比武考核时,取消了以往一些诸如开着吊车能把筷子放进酒瓶口里的比武课目,取而代之的是适应信息化战场特点的综合性比武课目。把报道的焦点从“神枪手”“神炮手”等有绝活的人身上发散开,放到信息化条件下的系统对抗,这就呈现出一个倾向性的问题,也就容易抓住读者。灵活运用对比思维会发现,眼下的成绩可能是未来的问题,局部的成绩放在全局看也许会成为问题。像以往很长时间里宣传的红蓝对抗红军必胜、参加演习发发命中这些话题,现在也都借助对比思维取得突破。比如,有一年朱日和沙场演兵时出现的《这次对抗,红军六负一胜》等稿件,走出了传统视角,成为精品。
其他还有发散思维、究根思维、阴阳思维等思维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分析,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有意识培养一些发现新闻、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人认为,工作报道往往很难深下去实起来。这除了有些作者对工作缺乏深度研究的主观因素,还存在一个影响宣传成效的客观因素。一方面,工作实践一旦上升到经验层面,就从点变成了线和面,从具象变成了抽象,成为“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式的内容。抽象程度越高,共性越多、个性越少。而另一方面,新闻报道要求报道对象越有个性越好。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工作经验要抽象,新闻报道要具体;做法经验要共性,宣传报道要突出个性。从这个方面来讲,非事件性新闻之所以难写,就难在怎样用生动的方式或载体介绍经验做法上。解决这个“悖论”,讲故事就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现实中不难发现,“讲一小时大道理,不如讲三分钟小故事”。讲故事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和沟通手段,只会讲道理的人,总是比不过会讲故事的人。要想写好非事件性新闻,必须练就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本领。以故事带做法,通过讲故事来说新闻,不仅可以以人和事为抓手把经验做法写实写活,还能有效避免空洞枯燥。
有一次,笔者受命报道某团关怀关爱新兵的工作。这项工作是所有部队每年的常态化工作,要想写出新意不太容易,笔者采访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突破口。一次吃饭时,笔者留意到有带兵干部询问一名新兵的父亲来营后是否已经离开。原来这名新兵入营后,其做生意的父亲不太放心,就千里迢迢来营看望儿子,在新兵营亲眼目睹孩子的生活训练情况后,父亲很放心,当天就决定乘车返回,前后在军营待了约6个小时。了解情况后,笔者从此事入手,很快写出《上午探儿到军营 下午安心返家乡—新战士陈德清的父亲来队6小时记》的稿件,既介绍了该团的相关经验做法,又通过讲故事使报道变得生动鲜活、有可读性。
在“观点+例子”模式中,观点、例子这两样要素必须齐备,观点要有一定新闻性,例子是用来说明观点的。如果做不到观点独到,那么就尽量做到例子鲜活,这样勉强也算一篇能够刊用的稿子;如果做到了观点独到,却没有合适的例子说明,那这就是一篇失败的稿子。可见,讲故事在这个模式中是重中之重、成败所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写好非事件性新闻,必须先要弄懂相关工作,通过抓准工作特点、把握工作规律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指导性。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军事新闻工作者要拿出情怀与热忱,拿出8小时内外皆是工作时间的勤奋与毅力,慢慢积累,力求让自己笔下的工作报道既见人见事,又富有思想。long8国际官方娱乐平台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123-4567电子邮箱
admin@youweb.comCopyright © 2012-2024 龙八(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