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举行。对这一重要活动,人民日报系全媒体(含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法人微博、微信公号等,下同)进行了融合报道。这是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转型的一次重要实践。
从2015年初,人民日报社就开始试行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工作机制(以下统一称“中央厨房”),推进内容生产流程的融合,其核心理念是:一个产品、多个出口。内容集约化生产、核心资源共享,不同端口依据各自特点进行不同推荐和产品再生产,以提高传播效果,节约传播成本。
“9?3阅兵”,中央厨房向人民系媒体推送了12篇稿件(当日6篇,之前4篇,之后2篇)。这些稿件都是新媒体首发,针对各个渠道不同的特点联动发布,内容权威、视角多样,弥补了纸媒时效性的不足;利用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全景技术制作的产品成为亮点。
9月2日,中央厨房发布《最权威信息在这里:九三受阅67个方队都是谁?》,用数字梳理了阅兵方队和装备信息;《9?3纪念活动倒计时聊聊外国媒体的关注点》,采用了外媒报道视角进行阅兵倒计时,为用户提供了全面、权威的观看指南。
9月3日,中央厨房共推出6件新闻作品,其中《快速读懂习“9·3阅兵”重要讲话》是在阅兵直播当中推出,对习讲话进行解读,反应迅速。
阅兵直播结束之后,中央厨房记者迅速梳理了新闻网站、微博、微信上的网友留言,推出《大阅兵刚结束,他们这样说……》(首发在人民日报总编室微信公号“一撇一捺”),邀请专家解读武器装备,收集国外的媒体、专家、普通民众以及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的评价,这些新闻作品成为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矩阵中的优秀新媒体首发作品。
阅兵结束后,中央厨房迅速通过百度搜索大数据,统计了全国网友百度搜索热词,当天就对“2015阅兵”关键词搜索趋势变化、各国政要关注度、最受关注武器装备等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成为网民关注热点。
此次报道活动中,中央厨房首次引进全景VR视频设备,利用全景视频技术进行了阅兵报道的全新尝试(与虚拟现实用户平台87870、互动视界文化传媒Sightpano、金山云等公司合作)。前方记者通过全景视频设备拍摄记录了超过80分钟的视频素材,生成了7张全景交互式高清图片及数段高清全景视频新闻作品,并通过中央厨房在多家新闻门户、视频网站及客户端进行推送。
通过全景设备采集并制作生成的全景图片、全景视频,读者不仅能够在PC端、移动端实现横竖屏兼容、无死角地移动拖拽观看,还可以戴上虚拟现实眼镜,与手机连接产生身临其境的观看效果。
阅兵期间,中央厨房针对移动端特别推出一系列H5策划和游戏,如《保卫粮仓》《致敬老兵》《我是一个兵》等。这些新闻作品在推向各个渠道时,或是电头统一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XX,或是文末附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或是在H5末页贴厨房的LOGO,以突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品牌,提升知名度。
人民日报旗下各子媒体形成的全媒体报道矩阵,既在中央厨房运作中互相合作,也充分发挥各自产品的特色与特长,使人民系的媒体产品阵容更加强大,覆盖对象人群更加全面。
9月3日,人民网密集地报道了阅兵式盛况,共发布1000余篇原创报道。截至9月6日,参与直播报道的19名记者采写了文字稿件80篇,拍摄图片4668张、视频154个。
人民网PC端直播页面分为视频直播和图文直播两个板块。视频直播专题采用中文、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4路多语种信号直播,是新闻网站中唯一采用高清信号并多语种多路直播网站;PC与无线端实现同步无缝直播;前后方采用4G实时回传技术,第一时间将前方视频传输后方制作;最新研发的实时视频拆条系统,实现3分钟单条视频上线余条,视频拆条速度全网第一;视频直播带宽495G,视频尺寸达到1024分辨率;此次直播观看人数达到80万人同时在线万,创人民网历史记录。阅兵结束后,人民电视又精心组织精彩视频,及时推出视频直播回顾、多组阅兵实况的短视频,按照阅兵流程和主题进行了细致分类。图文直播页面也嵌入了强国社区互动模块、网民情绪地图、滚动新闻播报、微博互动等,丰富了直播内容。
人民网依托国内地方频道以及海外分公司采编力量,阅兵当日即推出视频报道《老百姓眼中的胜利日大阅兵》,9月4日推出视频报道《外国人眼中的胜利日大阅兵》,也都成为热门搜索。
人民网针对移动端原创推出了16个H5策划,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互动游戏《士兵入列!测试你属于9·3阅兵的哪支方队》,先后约有9万网友参与互动。
此次直播手机人民网,网民参与人数超过560万,主要通过通栏大图的形式与PC网站及其他移动端重要策划形成联动。手机人民网首屏设有“人民网记者现场直击”直播入口。该直播无PC端设计,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同步上线,借助微博、微信端重磅推广。
受屏幕尺寸限制,为了提高阅读体验,手机网往往采用单行图文混排的方式,因此PC端专题不能直接适用于移动端。此次手机人民网在图文直播的位置中,将PC网站专题的通栏大图嵌入其中,既是对手机网页的装饰,同时也构成手机向PC端倒流的接入点,通过点击大图,可浏览PC端专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和手机人民网并轨直播“现场直击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可点击观看不同地点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点击中间的摄像机可观看央视视频直播,设计直观、独特。
人民日报客户端还推出了3场互动直播访谈和多种全景产品,如《全景视频:720度转起来!你试过这样看阅兵吗?》、H5动画:《超震撼!9·3阅兵全景图》等。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9月1日之前就已设立专题“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并开始发布内容,该专题9月1日~3日期间,共发布有关阅兵的微博90条,单条最高转发量达到转发12.2万多。
其次是9月2日的早安帖:《请为阅兵喝彩,请为中国点赞》,内容是介绍受阅部队已经做好准备的,转发量11.1万多。
人民网官方微博在9月1日~3日间,共发布有关阅兵的微博103条,3日当天发布相关内容50条,设立两个专题“直击9?3阅兵”和“壮哉!我大中华”,推出#我拍大阅兵#等4个网友互动话题,发布人民网前方记者图片300余张,阅读数近亿。单条转发过千的微博有22条,其中两条过万。
人民日报微信订阅号,在9月1日~4日推送了25篇文章,阅读量10万+的有23篇,点赞过万的8篇。部分热门文章被诸多订阅号整合或转发后,又形成了阅读热点。而其他媒体订阅号,很少有类似的成绩,说明在微信舆论场上,也有了明显的“马太效应”。人民网微信订阅号,9月1日~3日共推出了29篇阅兵相关文章,有4篇阅读10万+文章,19篇阅读过万。
从内容上来看,人民日报微信订阅号的阅读量10万+的微信中,最受欢迎的是2个长图,《广场“变装”,360度全景抢先看》和《超级震撼!一张张长图全景再现大阅兵》,不仅在本公号收获阅读10万+和点赞3万+,许多公号转发后,也得到高度关注。
与此类似,阅兵结束后,迅速整合的不同角度的花絮图片的集合微信,也是广受欢迎。
受印刷周期限制,9月3日的活动报道只能在次日报纸上出现。由于其他新媒体渠道已经充分报道了,因此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主要是信息汇总与内容升华,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报道。如4日的人民日报,1~8版是要闻,全方位报道了此次阅兵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务活动情况。9~16版是《阅兵特刊》,分为《铭记》《荣光》《和平》《礼赞》《捍卫》《足迹》等6大篇章。
此次人民报系全媒体融合报道,在聚合系统内部资源之外,也注重与外部力量联合推出跨媒介产品。
大数据是近年来不断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并呈现出良好展示和解读能力的新技术,在此次大阅兵报道中也表现抢眼。人民网联合人民在线、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和信息检索中心联合发布大数据策划“网民情绪展示”。该策划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网民参与发帖的实时状况、不同地域微博聊阅兵的热度、高频词汇、热门话题等等。大阅兵期间,新浪微博在“微博新鲜事”账号转发了这一策划,后者在9月3日新浪微博最热线日,该线亿。
从此次阅兵报道的预热、直播、解读情况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矩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向移动端倾斜。突出移动新闻客户端和手机网站报道的及时优势,发布原创报道、制作一些重磅策划。移动端内容从数量、质量、反应速度上全面赶超PC端。
二是向交互化倾斜。利用手机端用户的快捷反馈优势,提升用户体验,推出直播、H5游戏等交互策划,吸引用户参与,利用微博、微信渠道的推广优势扩散传播。
三是向视频化倾斜。结合阅兵视觉化冲击的特点,力推全景全方位的视频直播和回顾。除了利用央视直播信号之外,加强视频拆条组织、花絮剪辑、原创采访拍摄能力。视频直播也成为移动端产品重点推荐的内容。
从这次活动报道也可以看出,作为中央媒体,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矩阵形成了其他媒体和商业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人民报系在阅兵现场设立多个记者报道点,可以大量提供独家现场直击报道。手机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客户端都对“现场直击”进行了重点推荐,使用户在央视信号之外看到不同的现场反响。阅兵结束,人民网又快速组织视频采访国内外民众反映的报道,提供不同的阅兵观察视角。
人民日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铿锵有力、落地有声,被广泛转载。如《快速读懂习“9?3阅兵”重要讲话》一文,如此快速、直击核心的重要报道,正是传统主流媒体积累多年的新闻报道素养的体现,目前商业网站尚很难推出这样快速的“硬货”。
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包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人民网法人微博、人民日报\人民网法人微信、手机人民网等各个渠道,对现有的各种传播渠道基本做到全覆盖。特别是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两微一端”,由专门部门维护,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气,在重大活动期间,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保证了移动端输出的数量和质量。
中央厨房积极引入外部技术支持,合作创新报道形式。如通过百度搜索大数据,发布“2015阅兵”关键词搜索趋势变化及可视化展示;联合人民在线、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和信息检索中心联合发布大数据策划“网民情绪展示”,都是数据新闻制作的成功范例。
全景360度、720度看阅兵,首次引入虚拟现实设备技术,在移动端和PC端营造了全景观阅兵盛宴;注重手机端阅读体验,移动端横幅展示阅兵画卷,令人耳目一新。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举行。对这一重要活动,人民日报系全媒体(含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法人微博、微信公号等,下同)进行了融合报道。这是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转型的一次重要实践。
从2015年初,人民日报社就开始试行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工作机制(以下统一称“中央厨房”),推进内容生产流程的融合,其核心理念是:一个产品、多个出口。内容集约化生产、核心资源共享,不同端口依据各自特点进行不同推荐和产品再生产,以提高传播效果,节约传播成本。
“9?3阅兵”,中央厨房向人民系媒体推送了12篇稿件(当日6篇,之前4篇,之后2篇)。这些稿件都是新媒体首发,针对各个渠道不同的特点联动发布,内容权威、视角多样,弥补了纸媒时效性的不足;利用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全景技术制作的产品成为亮点。
9月2日,中央厨房发布《最权威信息在这里:九三受阅67个方队都是谁?》,用数字梳理了阅兵方队和装备信息;《9?3纪念活动倒计时聊聊外国媒体的关注点》,采用了外媒报道视角进行阅兵倒计时,为用户提供了全面、权威的观看指南。
9月3日,中央厨房共推出6件新闻作品,其中《快速读懂习“9·3阅兵”重要讲话》是在阅兵直播当中推出,对习讲话进行解读,反应迅速。
阅兵直播结束之后,中央厨房记者迅速梳理了新闻网站、微博、微信上的网友留言,推出《大阅兵刚结束,他们这样说……》(首发在人民日报总编室微信公号“一撇一捺”),邀请专家解读武器装备,收集国外的媒体、专家、普通民众以及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的评价,这些新闻作品成为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矩阵中的优秀新媒体首发作品。
阅兵结束后,中央厨房迅速通过百度搜索大数据,统计了全国网友百度搜索热词,当天就对“2015阅兵”关键词搜索趋势变化、各国政要关注度、最受关注武器装备等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成为网民关注热点。
此次报道活动中,中央厨房首次引进全景VR视频设备,利用全景视频技术进行了阅兵报道的全新尝试(与虚拟现实用户平台87870、互动视界文化传媒Sightpano、金山云等公司合作)。前方记者通过全景视频设备拍摄记录了超过80分钟的视频素材,生成了7张全景交互式高清图片及数段高清全景视频新闻作品,并通过中央厨房在多家新闻门户、视频网站及客户端进行推送。
通过全景设备采集并制作生成的全景图片、全景视频,读者不仅能够在PC端、移动端实现横竖屏兼容、无死角地移动拖拽观看,还可以戴上虚拟现实眼镜,与手机连接产生身临其境的观看效果。
阅兵期间,中央厨房针对移动端特别推出一系列H5策划和游戏,如《保卫粮仓》《致敬老兵》《我是一个兵》等。这些新闻作品在推向各个渠道时,或是电头统一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XX,或是文末附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或是在H5末页贴厨房的LOGO,以突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品牌,提升知名度。
人民日报旗下各子媒体形成的全媒体报道矩阵,既在中央厨房运作中互相合作,也充分发挥各自产品的特色与特长,使人民系的媒体产品阵容更加强大,覆盖对象人群更加全面。
9月3日,人民网密集地报道了阅兵式盛况,共发布1000余篇原创报道。截至9月6日,参与直播报道的19名记者采写了文字稿件80篇,拍摄图片4668张、视频154个。
人民网PC端直播页面分为视频直播和图文直播两个板块。视频直播专题采用中文、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4路多语种信号直播,是新闻网站中唯一采用高清信号并多语种多路直播网站;PC与无线端实现同步无缝直播;前后方采用4G实时回传技术,第一时间将前方视频传输后方制作;最新研发的实时视频拆条系统,实现3分钟单条视频上线余条,视频拆条速度全网第一;视频直播带宽495G,视频尺寸达到1024分辨率;此次直播观看人数达到80万人同时在线万,创人民网历史记录。阅兵结束后,人民电视又精心组织精彩视频,及时推出视频直播回顾、多组阅兵实况的短视频,按照阅兵流程和主题进行了细致分类。图文直播页面也嵌入了强国社区互动模块、网民情绪地图、滚动新闻播报、微博互动等,丰富了直播内容。
人民网依托国内地方频道以及海外分公司采编力量,阅兵当日即推出视频报道《老百姓眼中的胜利日大阅兵》,9月4日推出视频报道《外国人眼中的胜利日大阅兵》,也都成为热门搜索。
人民网针对移动端原创推出了16个H5策划,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互动游戏《士兵入列!测试你属于9·3阅兵的哪支方队》,先后约有9万网友参与互动。
此次直播手机人民网,网民参与人数超过560万,主要通过通栏大图的形式与PC网站及其他移动端重要策划形成联动。手机人民网首屏设有“人民网记者现场直击”直播入口。该直播无PC端设计,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同步上线,借助微博、微信端重磅推广。
受屏幕尺寸限制,为了提高阅读体验,手机网往往采用单行图文混排的方式,因此PC端专题不能直接适用于移动端。此次手机人民网在图文直播的位置中,将PC网站专题的通栏大图嵌入其中,既是对手机网页的装饰,同时也构成手机向PC端倒流的接入点,通过点击大图,可浏览PC端专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和手机人民网并轨直播“现场直击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可点击观看不同地点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点击中间的摄像机可观看央视视频直播,设计直观、独特。
人民日报客户端还推出了3场互动直播访谈和多种全景产品,如《全景视频:720度转起来!你试过这样看阅兵吗?》、H5动画:《超震撼!9·3阅兵全景图》等。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9月1日之前就已设立专题“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并开始发布内容,该专题9月1日~3日期间,共发布有关阅兵的微博90条,单条最高转发量达到转发12.2万多。
其次是9月2日的早安帖:《请为阅兵喝彩,请为中国点赞》,内容是介绍受阅部队已经做好准备的,转发量11.1万多。
人民网官方微博在9月1日~3日间,共发布有关阅兵的微博103条,3日当天发布相关内容50条,设立两个专题“直击9?3阅兵”和“壮哉!我大中华”,推出#我拍大阅兵#等4个网友互动话题,发布人民网前方记者图片300余张,阅读数近亿。单条转发过千的微博有22条,其中两条过万。
人民日报微信订阅号,在9月1日~4日推送了25篇文章,阅读量10万+的有23篇,点赞过万的8篇。部分热门文章被诸多订阅号整合或转发后,又形成了阅读热点。而其他媒体订阅号,很少有类似的成绩,说明在微信舆论场上,也有了明显的“马太效应”。人民网微信订阅号,9月1日~3日共推出了29篇阅兵相关文章,有4篇阅读10万+文章,19篇阅读过万。
从内容上来看,人民日报微信订阅号的阅读量10万+的微信中,最受欢迎的是2个长图,《广场“变装”,360度全景抢先看》和《超级震撼!一张张长图全景再现大阅兵》,不仅在本公号收获阅读10万+和点赞3万+,许多公号转发后,也得到高度关注。
与此类似,阅兵结束后,迅速整合的不同角度的花絮图片的集合微信,也是广受欢迎。
受印刷周期限制,9月3日的活动报道只能在次日报纸上出现。由于其他新媒体渠道已经充分报道了,因此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主要是信息汇总与内容升华,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报道。如4日的人民日报,1~8版是要闻,全方位报道了此次阅兵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务活动情况。9~16版是《阅兵特刊》,分为《铭记》《荣光》《和平》《礼赞》《捍卫》《足迹》等6大篇章。
此次人民报系全媒体融合报道,在聚合系统内部资源之外,也注重与外部力量联合推出跨媒介产品。
龙8long8国际
大数据是近年来不断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并呈现出良好展示和解读能力的新技术,在此次大阅兵报道中也表现抢眼。人民网联合人民在线、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和信息检索中心联合发布大数据策划“网民情绪展示”。该策划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网民参与发帖的实时状况、不同地域微博聊阅兵的热度、高频词汇、热门话题等等。大阅兵期间,新浪微博在“微博新鲜事”账号转发了这一策划,后者在9月3日新浪微博最热线日,该线亿。
从此次阅兵报道的预热、直播、解读情况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矩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向移动端倾斜。突出移动新闻客户端和手机网站报道的及时优势,发布原创报道、制作一些重磅策划。移动端内容从数量、质量、反应速度上全面赶超PC端。
二是向交互化倾斜。利用手机端用户的快捷反馈优势,提升用户体验,推出直播、H5游戏等交互策划,吸引用户参与,利用微博、微信渠道的推广优势扩散传播。
三是向视频化倾斜。结合阅兵视觉化冲击的特点,力推全景全方位的视频直播和回顾。除了利用央视直播信号之外,加强视频拆条组织、花絮剪辑、原创采访拍摄能力。视频直播也成为移动端产品重点推荐的内容。
从这次活动报道也可以看出,作为中央媒体,人民日报全媒体报道矩阵形成了其他媒体和商业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人民报系在阅兵现场设立多个记者报道点,可以大量提供独家现场直击报道。手机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客户端都对“现场直击”进行了重点推荐,使用户在央视信号之外看到不同的现场反响。阅兵结束,人民网又快速组织视频采访国内外民众反映的报道,提供不同的阅兵观察视角。
人民日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铿锵有力、落地有声,被广泛转载。如《快速读懂习“9?3阅兵”重要讲话》一文,如此快速、直击核心的重要报道,正是传统主流媒体积累多年的新闻报道素养的体现,目前商业网站尚很难推出这样快速的“硬货”。
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包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人民网法人微博、人民日报\人民网法人微信、手机人民网等各个渠道,对现有的各种传播渠道基本做到全覆盖。特别是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两微一端”,由专门部门维护,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气,在重大活动期间,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保证了移动端输出的数量和质量。
中央厨房积极引入外部技术支持,合作创新报道形式。如通过百度搜索大数据,发布“2015阅兵”关键词搜索趋势变化及可视化展示;联合人民在线、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和信息检索中心联合发布大数据策划“网民情绪展示”,都是数据新闻制作的成功范例。
全景360度、720度看阅兵,首次引入虚拟现实设备技术,在移动端和PC端营造了全景观阅兵盛宴;注重手机端阅读体验,移动端横幅展示阅兵画卷,令人耳目一新。
上一篇: 国防部披露美舰侵权挑衅视频证据
下一篇: 如何发掘智能制造自动化传输的创造力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123-4567电子邮箱
admin@youweb.comCopyright © 2012-2024 龙八(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