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 舍基在《人人时代》发现了新闻正在开始的深层变革:“新闻的定义发生了改变: 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种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组织和众多的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新闻生产的主体增多,在当今时代,新闻的形式也不再单一。这些“新闻家族”的成员你能分清吗?
精确新闻学士由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精确新闻主张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科学的收集资料、查证事实、用数据来说话,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报业对“精确新闻”进行广泛的探索,大多数美国新闻院系将“精确新闻学”作为专业课程,足见其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精确新闻更多的是从媒体的专业性角度出发,探寻的是利用数据增加报道的准确客观。
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简称CAR),是一种用计算机来辅助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新闻报道方式。计算机辅助报道起源于精确新闻报道的需要,辅助其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由于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今天,计算机不仅能辅助精确新闻报道,也能辅助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不仅能辅助采集和处理信息,也能辅助制作和发布新闻。
美国学者梅耶指出:“CAR是指任何采用计算机获得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报道”。(Meyer,1997)梅耶定义提出了计算机辅助的两个方面:获得信息和分析信息。若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来看,计算机还可以有更多的辅助功能,如辅助新闻制作(文字图像的编辑处理或结果显示),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还可“辅助”发布新闻(如在网络上发布新闻等)。但不难发现,有些过程可以用其他方式来代替有些则是必须用计算机“辅助”的(对某些报道来说,计算机是不可或缺的)。在新闻采集、新闻信息处理和分析、新闻制作和新闻发布任何一个环节上,只要采用了计算机,并且这种计算机辅助的功能不可替代,那么,其报道就是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
学者郭晓科曾说,数据新闻学是精确新闻学的进一步延伸,数据新闻学使新闻生产过程更为精细化。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也称为“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可视化和叙事化的手段,创作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的核心是对数据的处理。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包括:可视化数据图、互动图表和网络在线演示等。数据新闻具有数据可视化、数据叙事化、数据私人订制的特点。数据新闻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探寻数据对于用户的意义,用户从新闻的被动接受转为了主动获取,其在数据新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数据新闻的优势:新闻叙事;事实判断;预测走向;信息定制;打破传统思维,呈现新闻告别静态图表,与先进制作技术接轨;新闻专业人员与IT专业人员结合,组成大数据新闻团队。
国际上数据新闻做的比较出色的媒体有《》和《卫报》,《卫报》不仅有专门的数据新闻团队,而且还向网站用户提供数据新闻的培训课程,搭建了数据团队和用户之间的合作平台,有利于双方集体协作生产新闻,使”众包“新闻变为现实。
2011年8月,伦敦发生大骚乱,参与骚乱者运用手机和社交媒体进行联系,让警察大伤脑筋。英国政府因而对社交媒体进行强硬批评,并试图推行限制措施。与此同时,《卫报》网站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历时一年多完成了《解读骚乱》(Reading the Riots)的全媒体报道。“解读骚乱”中对260万条Twitter数据的统计分析是数据新闻报道的典范,卫报数据团队运用交互图的方式呈现大骚乱期间在社交网络中流传的七大谣言是如何扩散传播的。
这一调查结果科学的呈现了社交网络中谣言的生成到消失的过程,用数据分析证明社交媒体具有一定的谣言的自我澄清机制。这一系列报道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政府对社交网络管理的公共政策,《卫报》网站也因之获得了2012年度“数据新闻奖”(Data Journalism Awards)。
“沉浸新闻”一种能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事件或情形的第一人称体验的新闻生产形式(德拉佩纳),是虚拟现实范畴内的一个新兴领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或是播放纪录片,给使用者一种“存在感”。简单来说“沉浸新闻”是基于沉浸传播的一种新闻模式。所谓“沉浸传播( Immersive Communication) 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它是使一个人完全专注的、也完全专注于个人的动态定制的传播过程。它所实现的理想传播效果是让人看不到、摸不到、感觉不到的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
优势:体验式新闻的新时代;打破时空限制,增强用户的感官体验;从旁观者到目击者的转变。
第三媒介时代的沉浸传播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引发新闻体制和社会传播的大变革。在沉浸媒介的系统中, 各种媒介从浅层融合变成深度彻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媒介与人、与环境融合为一。沉浸新闻跨越融合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时空,新闻的生产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步进行、互为沉浸。
迭代新闻(Iterative Journalism)由美国学者保罗·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提出,迭代新闻的报道流程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平台进行的新闻生产,专业人员与用户进行广泛深入的互动。在迭代过程中,在快速基础上,逐渐逼近事件真相,抵达受众对新闻深度的要求。这一模式反映了网络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新闻从静态的“产品”变成了动态的“过程”。
保罗·布拉德肖认为这是21世纪新闻生产的一种新旧媒体相结合的比较理想的模式,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报道者几乎不做任何核实,就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核实先报道一个“似是而非的存在”,再“边施工边设计”完成一个“不完美的成果物”。这种“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比“发布正确的消息”更重要的取向,极易将“点”上的问题炒成“面”上的问题,甚至出现正面舆论被负面舆论绑架的“一边倒”。
融合新闻是指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超链接以及GPS位置信息等多媒体产品形式的新闻形态,它是媒介融合的“终端新闻产品”。其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设计在一个报道内的多媒体手段的融合,其二,涉及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将不同形式的报道在多个平台上用不同方式分发,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形成一个合理的报道体系。“融合新闻”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和新媒体的融合优势,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过去传统的新闻稿或单调的报纸电子版变成了融图片、背景音乐、现场视频、位置信息及编读互动模块为一体的“集成报道”。重新定义了新闻的概念和叙事方式。
新西兰梅西大学新闻讲师凯西斯特朗认为,“融合新闻”源于媒介融合的趋势。根据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里奇·高登(Rich Gordon)的划分,作为多种媒介介质汇流的媒介融合包括5个层次: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前三个层次是宏观融合层面,后两个层次则是媒介融合操作过程中的新闻生产与呈现方式,具体表现就是“融合新闻”。
2012年12月20日,《》上线了一个全新形式的数字化专题报道《Snow Fall(雪崩)》。一周内创造了350万的点击量和290万的访客,而在其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是首次访问的网站。《》王牌记者约翰· 布朗奇(John Branch)所带领的新闻团队,耗时6个月对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隧道溪(Creep Tunnel)所发生的雪崩,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调查和信息采集。
最终《》雪崩制作团队共同制作了一篇集合了文字、照片、视频等多媒体呈现方式的报道,讲述了6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
普利策新闻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2013年,《雪崩》获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
2006年互联网杂志《连线》的主编杰夫·豪在其著作《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中使用“众包”来解释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企业利用互联网发现创意并将工作分配外包。众包模式与新闻行业的结合主要体现为UGC的发展模式,例如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资料、报道线索等等。随着移动终端设备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用户成为发布者,自主选题、生产内容与编辑发布,更加体现了众包模式对于集体创造的利用。
美国的《赫芬顿邮报》被成为美国“互联网第一大报”,它的工作是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共享事业”,其内核是网站最坚定的具有原创能力、写作质量非常高的博客作者,再外一环是公民记者,而最外的大环则是读者。这种新的、更开放的新闻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众包模式。
众筹新闻始于2008年美国新闻众筹平台Spot Us的上线年全球著名综合众筹网站Kick starter等平台开展新闻项目的众筹。众筹新闻模式指新闻机构、各类组织、媒体记者、自由撰稿人等通过自媒体、电商平台、众筹网站等渠道发起新闻众筹项目,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捐助,完成报道并为捐助者提供某种方式的回馈,回馈方式包括与项目发起者见面、讨论报道、参与制作等。新闻众筹平台在全球各国出现,发展迅速。
“公共新闻,在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学者彭兰将公民新闻定义为: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新闻信息和评论的发布、传播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尽管对公民新闻尚没有一个普遍定义,但是从总体来看,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有两个共识:一是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用。公民参与新闻生产,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专业生产的不足(弥补现场,重大新闻不在现场;弥补信源,公民专家;版面的不足)
具体就中国公共新闻的现状而言,它是民生新闻的一种“异化”。即中国目前的公共新闻之所以称为中国式的公共新闻正在于它的形态还不完全具备公共性,即公共新闻培养公共意识,发挥公众决策,发起公共行为,维护公众权利的特征还不明晰或部分缺失。它仍然习惯性地被归结于民生新闻的范围,如大多数公共新闻还沿袭民生新闻那一套报道模式,以平民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天灾人祸,困难烦扰,一切只求速效救助,却忽略了表象之外隐藏的复杂问题,而这些问题绝非是媒体能够一役而毕之的。但不可否认,公共新闻确实开始在公共事务中发挥出所应起到的建设性作用。尽管民生新闻的红火并非来的一无是处,许多公共新闻不乏依靠民生新闻应运而生,但公共新闻凸显的不同之处毕竟已使二者不能再划上等号了。
上一篇: 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123-4567电子邮箱
admin@youweb.comCopyright © 2012-2024 龙八(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