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项利用人体内部静脉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新一代指静脉识别技术在成都双流落地。帮助该项技术走出实验室“最初一公里”的正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以下简称“成都芯谷”)的科创中国·成都电子信息概念验证中心(以下简称“概念验证中心”)。
“我们通过对该技术进行市场可行性分析,帮助项目团队明确市场定位。目前该项目推出的静脉模组在我国智能锁领域市场占有率居第一。”该中心副主任马海福说。
近年来,成都芯谷发挥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的集群优势,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以模组器件、智能终端为特色,以工业互联网、智慧安全等为牵引的“1+2+4+1”产业体系。2022年,园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3亿元。
成都芯谷如何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转化示范区?11月,记者前往该园区进行探访。
“这个器械的噪声分贝比较大,后续需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10月20日,在双流区企业成都联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帮医疗)内,一场技术需求对接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现场,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程检测了由联帮医疗自主研发的小型、微型罗茨泵样品器械的噪声分贝。“目前我们已经了解了两项器械的噪声情况,后期将会同研究所团队制定小型罗茨泵的噪声解决方案。”杨程说。
器械的噪声问题一直让联帮医疗“头疼”,本次同上海交通大学的技术交流正解决了该企业的“燃眉之急”。这要归功于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牵线搭桥”。
“许多科技型企业都有技术升级改造的需求,但企业内部的人才供给始终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搭建平台实现供龙8long8中国需对接。”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毛贵玉说,去年落地成都芯谷的该中心,当前正致力于从成果转化“需求端-服务端-成果端”全过程出发,构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转化示范区,成都芯谷携手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畅通双流区院校地企协同创新合作、成果转化路径。目前已为38家企业的68项技术需求匹配了来自区内外的97个专家团队,促成意向合作10余项。
日前,科创中国·2023概念验证大赛首批项目路演暨科技成果对接会在成都芯谷举办。40余位电子信息领域的专家教授、创新团队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马海福说,此次大赛共进行5轮预赛和1轮决赛,决赛获奖项目将得到3到50万元的概念验证专项服务经费,概念验证中心将根据项目情况进行辅导孵化,帮助创新团队成功转化落地创新项目。
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成都芯谷聚集了概念验证中心、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等15家科创服务平台。从概念验证中心走出,不过5分钟记者便到达了工业互联网(成都)创新中心。
作为四川省首家沉浸式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该中心自去年12月落地成都芯谷后,已参与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链接成都芯谷在高端软件等领域优势企业资源,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整合协同,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副局长赵浦表示,当前该园区正强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认证和北斗平台、赛迪软件测试平台等科技创新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创新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并联动概念验证中心、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创新孵化载体,构建以“原始创新—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转化体系,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本文由:
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