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刻改变工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制造业大市苏州积极响应,编制起草《苏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并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若干措施》强调立足优势行业、深耕垂直场景、优化产业生态等,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制造业”先行区。
人工智能具有赋能千行百业的潜力,是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使能工具。近年,苏州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引导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地方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发挥苏州在全国智改数转网联方面的引领作用。
2023年以来,苏州先后发布《关于支持产业集群建设的若干政策》《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苏州市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等政策文件,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成果在全市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产业落地。
目前,苏州已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2000家,其中规上企业378家、实现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相关企业在工业软件、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技术领域形成全国领先优势,在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要素领域开展了前瞻布局,累计140个项目入选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数量居全省第一。
苏州基于大数据、机器视觉等技术的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在人工智能通用软件平台、智能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及智能终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全省技术领先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成功入选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地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首轮全覆盖;累计遴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78项,其中“AI+制造”36项,相关示范企业已在视觉检测、仓储物流、能源管控等制造业流程融入人工智能技术。
趁势而上,苏州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本地优势产业深入融合。《若干措施》明确,将制定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挖掘当地沉淀的海量真实行业数据,生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车联网、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行业机理模型,构建一批工业知识库和数据集,破解行业缺少高质量数据集等共性难点。同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重点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制造业设计创新、质量提升、能效优化、成本节约等综合优势,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大模型下半场方向是什么?业内已基本形成共识:从通用到行业垂直,“向下”扎根。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下,苏州进行理性思考,不盲目追求“大”、而是将深耕垂直场景。苏州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推动大模型与地方制造业垂直细分场景融合,下好发展“先手棋”。
有没有真实的应用场景是苏州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关注的重点。比如《苏州市关于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行动方案》,不仅考虑模型参数量,也对典型应用场景提要求。对于满足政策的大模型企业,按照项目算力使用成本的50%,给予大模型建设方每年最高300万元,最多3年的算力成本补贴。
目前,苏州已重点培育大模型18个,涵盖通用语言、离散型制造、垂直医疗等多个维度,其中思必驰、同程网络、清睿教育、智慧芽4家企业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备案,思必驰DFM-2东风大模型、同程旅行程心深度合成算法、智慧芽文本生成大模型算法、东吴秀财大模型生成算法等24个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形成以工业园区为核心先导区,以昆山、高新区、吴中区为重点推进区,各市区立足禀赋、错位发展的产业生态格局。
着眼于大模型能力给垂直领域带来革命性提效,《若干措施》提出,加速工业大模型培育、推广和应用,引导工业垂类大模型企业面向工业视觉检测、预测性维护、售后对话式交互等特定场景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到2027年,苏州将打造垂直领域工业模型100个、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场景项目100个。
生态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产业生态,实现人工智能软硬件有效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能实现我国算力芯片等关键产品自立自强。苏州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生态营造领域久久为功,已基本形成常态化、多元化的产业供需对接机制。
近年来,苏州先后举办市AI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基于国产加速卡的大模型应用与实践闭门对接研讨会、AI苏州年度大会暨大模型创新应用峰会等,为本地企业加强垂直领域攻关、加快重点场景应用突破提供创新思路。供需对接方面,依托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打造“智协计划”合作对接平台,仅2023年举办供需对接会16场,吸引700余家企业参与,收集工业领域场景开放需求75项,促成兴业联合、江苏晟泰等30余家制造业企业实现需求对接。此外,苏州还策划人工智能领域精品会展活动,先后举办ChatGPT未来大会暨2023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峰会、2023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等行业标杆大会,为本地企业提供高端展示交流平台。
据苏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市将围绕健全赋能融合生态,落实《若干措施》,积极推进以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为主题的推广对接活动,加大人工智能+制造业相关政策文件、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的发布,凝聚行业共识,有效推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王梦菲 王艳艳)龙8long8中国
本文由:
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