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出口”地区,世界各地大学都有亚洲留学生的身影。今年早些时候,马来西亚宣布,在2010年将本国建成国际教育中心,届时将吸引10万名外国学生。在新加坡,为了吸引更好的教授,大学提供的薪酬甚至超过了美国。目前新加坡学术单位中青年教授的平均年薪高达18万美元。
在全球教育竞赛中,最终可能胜出的将是那些教育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亚洲大学开始推广全英语教学,英语本来是美英大学的最大优势,但该优势正渐渐失去。由于经济的发展,作为国际商用语言的英语在亚洲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亚洲年轻人甚至认为,掌握流利的英语甚至比仅仅取得一个学位更重要。
在韩国,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著名高校都设置了全英语教学的本科课程;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则早在2004年就开设了英语学院,里面实行全英语教学。
现在,亚洲在教育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回报,大量的新教育机构在亚洲蓬勃兴起。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已经有超过20%的适龄人口接受了高等教育。对于中国教育的成就,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高等教育合作协会”主席博尔德·沃奇特评论说,“中国等国的高等教育的前进脚步令人称奇。”
面对亚洲教育的崛起,一些老牌教育强国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开始发动大规模宣传攻势。美国已决定,他们将投入100万美元在中印进行教育推广;在英国,近八成的大学宣布将在今年增加在海外招生和市场推广方面的预算。
印度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崛起令人瞩目。很多人认为,高等教育的繁荣帮了印度的大忙。从统计数字上看,确实如此——印度每年培养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高达50万。很多媒体和学者甚至认为,不出数年,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培养的数百万科技人才将动摇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霸权。
不过,印度高等教育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由于无节制的扩张,现在一些印度大学竟然出现了只有学生没有教师的局面。本学年,印度西孟加拉邦贾帕古里工学院的计算机系只有一名全职教师,而该系的教师编制本来是20人。面对学生的抗议,印度教育当局不得不向著名的孟加拉工程科技大学“借人”。但让印度政府尴尬的是,这所位于印度最大城市加尔各答的百年名校竟然也缺教师,无法帮忙。贾帕古里工学院是印度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那就是“内功不足”,只注重量,而忽略了质。
由于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印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水平不高,很多印度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令人不敢恭维。另外,印度高等教育还有一个奇怪现象,虽然每年印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非常多,但培养出的博士却只有50多个,只相当于美国一所公立大学培养博士的平均数量。
印度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首先大学教师的收入非常低,一半大学教师的起薪只有每月400美元,而一些高科技私营企业员工的起薪高达每月1万美元。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让大学里的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另外,印度教育当局的管理方式非常僵化,这也让大学缺乏活力。此外,在印度无处不在的腐败现象也在侵蚀大学校园。
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
近年来,美国大学掀起了“中文热”。图为美国的大学生练习中国书法(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个学年,纽约圣帕特里克教会学校的汉语普通线个孩子。虽然多数是第一代中国移民的孩子,但也有不少“真正的美国人”,对于他们来说,汉语是英语、西班牙语之外的“第三语言”。
圣帕特里克教会学校的汉语班只是全球“汉语热”的一个缩影。现在,不仅是孩子,很多外国成年人也开始学这种全球五分之一人使用的语言,汉语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排头兵”。除民间的“汉语热”,一些国家的政府也积极参与这一文化热潮。美国教育部已经作出计划,到2010年,全美大中小学生中选修汉语课的比例将达到5%。据估计,到2010年,全球将有超过100万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
中国政府也在有意识地推广这一汉语热潮,目前在世界各地普遍开花的“孔子学院”就是专门向外国人推广汉语和介绍中国文化的机构。现在“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与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齐名的国际文化推广机构。
国外“汉语热”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没有人愿意错过“中国机会”。不管是旅游业还是外贸行业,汉语已经成为很多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受到“汉语热”影响的还有日语、俄语等原本在美国很有“市场”的语种。据调查,目前在美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比学习日语的多10倍。不过,对于西方人来说,“汉语热”的最大负面因素是汉语太难学了。目前已经有美国教育专家建议,中小学生与其花大量时间背汉字,还不如多学一点数理化知识。
提到欧洲一体化的成就,人们首先想起的是统一市场和欧元。其实在高等教育领域,欧洲也静悄悄地实现了“统一”。
过去,欧洲国家的学生要想到邻国读大学难度很大,因为欧洲各国的教育系统简直是五花八门。
举例来说,英国大学的招生官员根本看不懂葡萄牙高中生的“20分制”评分系统;同样,葡萄牙人也不明白英国高中生评分方式。但在全球教育竞争加剧形势下,欧洲人意识到这种“各自为战”根本无法提高欧洲的竞争力。1999年,欧洲45国在意大利达成一致,建立“欧洲大学协调机制”,协调各国高等教育,统一大学录取和授予学位的标准,并鼓励学生和教师的流动,并采取措施吸引欧洲以外地区的留学生。
8年来,“欧洲大学协调机制”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82%的欧洲大学抛弃了传统的五年制或者六年制本科教育,采取了国际通用的四年制;还有75%的欧洲大学采取了统一的学分制。根据计划,参与“欧洲大学协调机制”的45个欧洲国家将在2010年完全统一高等教育学制,从而在教育领域实现欧洲的统一。
此外,欧洲人还希望通过“欧洲大学协调机制”吸引更多其他地区的留学生。目前欧洲教育三巨头——英国、法国、德国的对外教育市场份额已占全球的43%,随着2010年欧洲教育一体化的实现,其他欧洲小国的国际教育市场份额也会随之增加。
欧洲人认为,“欧洲大学协调机制”为欧洲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它还有一个“滚雪球”效应。教育的自由流动,意味着高素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学生将在受教育国就业安家,某种程度上加速着欧洲统一进程。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123-4567电子邮箱
admin@youweb.comCopyright © 2012-2024 龙八(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